成立于2003年,企業駐場式咨詢模式開創者
            專家熱線:139 2212 9159
            400 991 0880

            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政策,制造業有哪些啟示?

            發布時間:2025-03-14     瀏覽量:287    來源:正睿咨詢
            【摘要】:制造業,無疑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最為關鍵的支撐力量之一,堪稱現代化大廈的堅實“脊梁”。為推動制造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持續發揮關鍵作用,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政策,這些政策猶如明亮的燈塔,為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政策,制造業有哪些啟示?

              制造業:中國式現代化的“脊梁”

              制造業,無疑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最為關鍵的支撐力量之一,堪稱現代化大廈的堅實“脊梁”。領導多次強調,“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制造業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回顧世界各國的發展歷程,從英國工業革命開啟現代工業化進程,到美國憑借強大制造業在兩次世界大戰后崛起為全球霸主,再到德國、日本以高端制造業為核心實現經濟騰飛,無一不證明制造業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基石。

              在我國,制造業同樣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過去幾十年間,制造業的迅猛發展不僅推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社會穩定。如今,我國已建成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涵蓋31個制造業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在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出口連續多年穩居全球首位。這一系列成就彰顯了我國制造業的強大實力,也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政策導航:照亮制造業前行之路

              為推動制造業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持續發揮關鍵作用,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政策,這些政策猶如明亮的燈塔,為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建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合理降低制造業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這一政策的出臺有著深刻的背景。從國際經驗來看,英國、美國在進入后工業化階段后,制造業比重快速下降,產業空心化問題隨之而來,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受到嚴峻挑戰。而德國、日本始終保持制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20%以上的比重,憑借高端制造業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反觀我國,雖然制造業規模龐大,但近年來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從2016年的28.1%降至2023年的26.2%,制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占比也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建立合理比重投入機制,旨在促進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向制造業有效聚集,為制造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確保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根基穩固。

              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也是政策關注的重點方向。在高端化方面,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從制造業大國邁向制造業強國。智能化則聚焦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綠色化旨在引導制造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采用綠色工藝、技術和設備,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共進。這一系列政策緊密圍繞制造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瓶頸制約,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重要戰略舉措。

            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政策,制造業有哪些啟示?

              啟示一:創新驅動,激活發展新引擎

              創新,是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創新驅動戰略對于制造業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領導多次強調,“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這為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全球制造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技術創新已成為決定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從歷史發展來看,每一次重大的科技創新都引發了制造業的深刻變革,推動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18世紀6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使制造業從手工工場階段進入到機器大工業階段,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推動了英國成為當時的世界工廠。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內燃機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催生了汽車、飛機等新興制造業,美國、德國等國家憑借在這些領域的技術創新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崛起。

              如今,在政策的大力引導下,企業應深刻認識到創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積極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創新的政策措施,如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這一政策直接降低了企業創新的成本,激發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積極性。在實際行動中,許多企業已將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戰略。華為公司多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5G通信技術領域取得了眾多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其5G專利數量位居全球前列,憑借先進的技術,華為的5G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也推動了全球通信產業的發展。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路徑。在這一體系中,企業作為創新主體,能夠敏銳捕捉市場需求,將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市場導向確保創新活動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展開,提高創新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則整合了高校、科研機構的科研力量和企業的生產實踐優勢,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例如,海爾生物醫療始終將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生物醫療高端裝備領域不斷突破。從發展初期打破歐美對超低溫存儲技術的壟斷,實現國產替代,獲得行業唯一國家科技進步獎,到自主研發的航天冰箱搭載神舟飛船“七入太空”,并助力國家深淵海溝和南極科考,實現“上天入海”,海爾生物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承擔企業創新主體責任,以關鍵技術的突破助力民族科技自強。同時,在低溫存儲領域,海爾生物醫療打破國外30年壟斷,研發出-80℃自動化生物樣本庫技術,并制定發布國內首個《自動化生物樣本庫標準》,使得行業發展有標可依,這一系列成果正是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生動體現。

              啟示二:綠色轉型,繪就可持續發展藍圖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綠色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制造業的綠色化轉型不僅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更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制造業作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綠色轉型迫在眉睫。從國際形勢看,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制定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碳排放目標,對進口產品的綠色標準要求日益提高。我國制造業若不加快綠色轉型,將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面臨巨大的貿易壁壘,失去競爭優勢。

              為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將超過40%;到2035年,制造業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普遍形態。這一政策為制造業綠色轉型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引導企業朝著綠色低碳方向發展。

              眾多企業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在綠色技術研發、綠色產品生產、節能減排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實踐。在綠色技術研發領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致力于開發高效節能、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中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在乙烯裝置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其100萬噸/年乙烯裝置連續6次在所羅門全球乙烯績效評價中位列世界第一群組,連續十一年榮獲“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乙烯)”榮譽稱號;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創造了國內同等規模乙烯工程建設工期最短、國產化程度最高等紀錄,僅用3個月實現能耗低于行業標桿水平。該公司通過優化乙烯原料,采用“分子管理”理念,提升主產品收率,同時創新應用先進技術,如國產化乙烯“三機”、新型CBL乙烯裂解爐等,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綠色產品生產方面,企業從產品設計源頭融入綠色理念,選用環保材料,優化產品結構,使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哈爾濱納諾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使用過程中的環保節能要求,選用綠色環保、性能穩定的原材料,從源頭上確保產品綠色無污染。其研發的固體制劑模塊化制藥設備,可實現固體制劑加工的智能、密閉、連續化生產工藝過程,有效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節能減排是制造業綠色轉型的重要任務,企業通過改進生產工藝、優化設備選型、加強能源管理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山東德州的景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化工、食品、礦業等不同行業需求,對設備進行綠色智能化升級,新的壓濾機產品在產能提升一倍的同時,能耗降低了40%。該公司將所有電機升級到二級一級功效以上設備,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了節能增效,大幅降低了單位產品的能源消耗。

              展望未來,制造業綠色化轉型的發展方向將更加明確。在技術創新方面,企業將加大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儲能技術、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制造業能源結構的深度調整,實現能源的清潔化和低碳化。在產業協同方面,制造業將加強與上下游產業的合作,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循環利用。例如,汽車制造企業與電池回收企業合作,建立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實現電池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在綠色標準制定方面,行業將進一步完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推動綠色產品認證和標識制度的廣泛應用,引導企業生產符合綠色標準的產品,促進市場的綠色消費。

            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政策,制造業有哪些啟示?

              啟示三:智能制造,引領產業升級新潮流

              智能制造,作為制造業發展的高級形態,正引領著產業升級的新潮流,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加速創新,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不斷深化,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升級的步伐日益加快。在這一變革浪潮中,政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有力的支持。《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這一政策目標的設定,旨在加速工業互聯網的建設,為智能制造搭建堅實的網絡基礎,促進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創新。《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21—2025年)》進一步明確了智能制造的發展路徑和重點任務,強調要培育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推進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智能制造供給能力。這些政策從技術創新、產業生態、應用推廣等多個維度,為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了全面的政策保障。

              在政策的引導下,眾多企業積極投身于智能化轉型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走進華翔(洪洞)智能科技產業園,數字化場景隨處可見。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展示著每個車間各條生產線的產品數量、質量標準和成本分析;無人駕駛叉車在運輸指令下自動完成裝載、運輸和卸載任務;設備運行情況通過數據實時檢測分析,替代了傳統的人工定期巡檢,大幅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和產能。山西華翔集團通過7年的精益轉化,搭建起HBS華翔精益管理體系,并借助5G工業網關實現對3000多臺設備的數據直采,構建了涵蓋多方面的數字化管控應用平臺,推動了企業的提質增效,也為其他制造業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智能化轉型經驗。

              智能制造不僅在生產環節提升效率,還為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制造業的各個環節能夠實現信息共享與透明化,促進跨企業、跨領域的協作創新。在產品設計、生產、質量控制和售后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智能制造使企業間的資源調配更加精準高效,形成產業鏈上的協同效應。例如,在汽車制造領域,主機廠與零部件供應商通過智能制造平臺實現信息實時共享,零部件供應商能夠根據主機廠的生產計劃及時調整生產和配送,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效率,降低了庫存成本。

              展望未來,智能制造將朝著更加智能化、柔性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在技術創新方面,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將不斷融合創新,推動智能制造技術的迭代升級。例如,人工智能技術將在生產過程中實現更精準的質量檢測和故障預測,物聯網技術將進一步拓展設備連接的廣度和深度,實現更全面的生產數據采集和實時監控。在產業應用方面,智能制造將在更多行業和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和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智能制造還將與綠色制造深度融合,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和能源管理,實現制造業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攜手共進:邁向制造業新征程

              制造業,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柱產業,承載著國家繁榮昌盛的重任。在國家政策的強力引導下,創新驅動、綠色轉型、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核心方向,為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創新驅動為制造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讓企業在技術突破中搶占市場先機,實現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綠色轉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僅幫助企業降低環境成本,提升企業社會形象,更能開拓綠色產業新市場,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智能制造則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使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積極把握這些政策機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企業應加大創新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加快綠色轉型步伐,采用綠色技術和工藝,生產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實現可持續發展;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加強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先進的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提升生產智能化水平,實現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和高效協同。

              作為制造業管理咨詢顧問,我們深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困惑。如果您在制造業管理方面需要專業的建議和支持,無論是創新管理、綠色發展規劃,還是智能制造轉型方案,都可以隨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助力您的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實現高質量發展,共同邁向制造業發展的新征程。

             

            免費獲取咨詢方案

             

            上一篇:智能制造時代,傳統制造業設備管理的致命短板

            下一篇:房地產的歷史性轉折點似乎很近了,關聯企業怎么看?

            新聞動態
            聯系我們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中洲中心北塔20樓
            400-991-0880
            zrtg888@163.com

            關注正睿官方微信,獲取更多企業管理實戰經驗

            預約專家上門診斷服務

            正睿咨詢官方視頻號

            金濤說管理視頻號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久久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无遮挡h纯内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911亚洲精品不卡|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成人国产精品动漫欧美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欧美亚洲日本久久精品|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一区在线精品欧美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素人搭讪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